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通过合页固定安装有内框,所述内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玻璃,所述内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玻璃固定连接的右安装板,所述内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玻璃固定连接的左安装板,所述左安装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锁窗把手,所述右安装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两个套壳、摩擦条,转动管和内轴。该绿色建筑遮阳装置,具有便于对窗体绿化的优点,解决了房屋建设用的窗体难以进行绿化,原因在于窗体绿化后会遮挡阳关,影响建筑的采光效果,并且还会对开窗和闭窗造成一定的障碍,影响窗体本身使用的问题。
公开号:CN214330457U
申请号:CN202022686759.3U
申请日:2020-11-1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张涛
申请人:Shanghai Dingy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IPC主号:E06B7-2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
[n0002] 在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绿色建筑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和文化等特点,对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和环境宜居5类指标等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利用设计和设备对建筑机械绿化。
[n0003] 现有技术中,房屋建设用的窗体难以进行绿化,原因在于窗体绿化后会遮挡阳关,影响建筑的采光效果,并且还会对开窗和闭窗造成一定的障碍,影响窗体本身的使用,故而提出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n0006] 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部通过合页固定安装有内框,所述内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玻璃,所述内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玻璃固定连接的右安装板,所述内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玻璃固定连接的左安装板,所述左安装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锁窗把手,所述右安装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两个套壳、摩擦条,转动管和内轴,两个所述套壳的相背一侧均与右安装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套壳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摩擦条,两个所述摩擦条之间活动安装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与右安装板固定连接的内轴,所述转动管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植被框,所述植被框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植被架,所述转动管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支板,所述支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把手。
[n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合页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合页呈上下对称分布。
[n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呈左右对称分布,且左安装板的大小和右安装板的大小相同。
[n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植被框的背面与内框相接触,所述植被架位于玻璃的正面。
[n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右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正面与背面均呈开口状。
[n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组件位于安装槽的内部,两个套壳的相背一侧分别与安装槽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连接,内轴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安装槽的顶壁和底壁固定连接。
[n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套壳呈左右对称分布,且两个套壳之间不相接触。
[n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4] 植被从右侧缠绕生长在植被架上进行绿化,遮挡平时的阳光,当想要阳光照射进屋内时,可通过拉动转动把手使转动把手通过支板带动转动管在两个摩擦条之间转动,转动管转动带动植被框进行转动,植被框转动带动植被架进行转动,使植被架上的植被随着植被架的转动移动到右侧,此时阳光即可通过玻璃照射入室内,摩擦条和转动管之间的摩擦可有效的防止植被框自由转动,同时不影响窗户本身的使用,达到了便于对窗体绿化的目的。
[n0015] 图1为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的结构后视图;
[n0017] 图3为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中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中:1、框体;2、合页;3、内框;4、右安装板;5、转动组件;501、套壳;502、摩擦条;503、转动管;504、内轴;6、左安装板;7、植被框;8、植被架;9、玻璃;10、锁窗把手;11、转动把手;12、支板。
[n0019]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包括框体1,框体1的内部通过合页2固定安装有内框3,合页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合页2呈上下对称分布,内框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玻璃9,内框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玻璃9固定连接的右安装板4,右安装板4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正面与背面均呈开口状,内框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玻璃9固定连接的左安装板6,左安装板6和右安装板4呈左右对称分布,且左安装板6的大小和右安装板4的大小相同,左安装板6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锁窗把手10,右安装板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5,转动组件5包括两个套壳501、摩擦条502,转动管503和内轴504,两个套壳501的相背一侧均与右安装板4固定连接,两个套壳501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摩擦条502,两个摩擦条502之间活动安装有转动管503,转动管50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与右安装板4固定连接的内轴504,转动组件5位于安装槽的内部,两个套壳501的相背一侧分别与安装槽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连接,内轴50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安装槽的顶壁和底壁固定连接,两个套壳501呈左右对称分布,且两个套壳501之间不相接触,转动管503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植被框7,植被框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植被架8,植被框7的背面与内框3相接触,植被架8位于玻璃9的正面,转动管503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支板12,支板1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把手11,植被从右侧缠绕生长在植被架8上进行绿化,遮挡平时的阳光,当想要阳光照射进屋内时,可通过拉动转动把手11使转动把手11通过支板12带动转动管503在两个摩擦条502之间转动,转动管503转动带动植被框7进行转动,植被框7转动带动植被架8进行转动,使植被架8上的植被随着植被架8的转动移动到右侧,此时阳光即可通过玻璃9照射入室内,摩擦条502和转动管503之间的摩擦可有效的防止植被框7自由转动,同时不影响窗户本身的使用,达到了便于对窗体绿化的目的。
[n002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植被从右侧缠绕生长在植被架8上进行绿化,遮挡平时的阳光,当想要阳光照射进屋内时,可通过拉动转动把手11使转动把手11通过支板12带动转动管503在两个摩擦条502之间转动,转动管503转动带动植被框7进行转动,植被框7转动带动植被架8进行转动,使植被架8上的植被随着植被架8的转动移动到右侧,此时阳光即可通过玻璃9照射入室内,摩擦条502和转动管503之间的摩擦可有效的防止植被框7自由转动,同时不影响窗户本身的使用,达到了便于对窗体绿化的目的,解决了房屋建设用的窗体难以进行绿化,原因在于窗体绿化后会遮挡阳关,影响建筑的采光效果,并且还会对开窗和闭窗造成一定的障碍,影响窗体本身使用的问题。
[n0021]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部通过合页(2)固定安装有内框(3),所述内框(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玻璃(9),所述内框(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玻璃(9)固定连接的右安装板(4),所述内框(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玻璃(9)固定连接的左安装板(6),所述左安装板(6)的背面固定安装有锁窗把手(10),所述右安装板(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组件(5),所述转动组件(5)包括两个套壳(501)、摩擦条(502)、转动管(503)和内轴(504),两个所述套壳(501)的相背一侧均与右安装板(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套壳(501)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摩擦条(502),两个所述摩擦条(502)之间活动安装有转动管(503),所述转动管(50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与右安装板(4)固定连接的内轴(504),所述转动管(503)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植被框(7),所述植被框(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植被架(8),所述转动管(503)的背面固定安装有支板(12),所述支板(12)的正面固定安装有转动把手(11)。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合页(2)呈上下对称分布。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板(6)和右安装板(4)呈左右对称分布,且左安装板(6)的大小和右安装板(4)的大小相同。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框(7)的背面与内框(3)相接触,所述植被架(8)位于玻璃(9)的正面。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安装板(4)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正面与背面均呈开口状。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5)位于安装槽的内部,两个套壳(501)的相背一侧分别与安装槽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固定连接,内轴(50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安装槽的顶壁和底壁固定连接。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套壳(501)呈左右对称分布,且两个套壳(501)之间不相接触。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0457U|2021-10-01|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
CN109162577B|2020-09-29|一种基于收集落水管中雨水势能的窗户关闭装置及方法
CN208089180U|2018-11-13|一种太阳能百叶窗
CN202047737U|2011-11-23|嵌入式百合门窗
CN211144321U|2020-07-31|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外遮阳结构
CN210857638U|2020-06-26|一种具有遮阳功能的建筑幕墙
CN202990811U|2013-06-12|一种自带纱窗的幕墙窗
CN205778242U|2016-12-07|一种带有太阳能发电系统的窗户
CN213897709U|2021-08-06|一种光伏幕墙的通风结构
CN210067928U|2020-02-14|一种外遮阳一体化门窗
CN214659832U|2021-11-09|一种具有高遮护性的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窗
CN213869597U|2021-08-03|一种全自动启闭百叶玻璃
CN213510372U|2021-06-22|一种绿色建筑窗户遮阳装置
CN214403315U|2021-10-15|一种遮阳铝包木被动式节能窗
CN211081504U|2020-07-24|一种内置遮光结构的可翻转式窗
CN206647029U|2017-11-17|一种防盗外遮阳软卷帘窗
CN203441324U|2014-02-19|一种可开启的太阳能遮阳百叶门窗
CN111336632B|2021-06-04|一种具有换气功能的幕墙
CN213450159U|2021-06-15|曲面玻璃门窗遮阳装置
CN213233900U|2021-05-18|一种节能住宅建筑外墙结构
CN211900265U|2020-11-10|外开式遮阳窗
CN104905660A|2015-09-16|一种垂直型电动薄膜太阳能电池窗帘
CN209892067U|2020-01-03|一种防晒遮阳型窗户
CN210947126U|2020-07-07|一种智能家居用阳台挡雨装置
CN211572307U|2020-09-25|一种用于绿色建筑的外遮阳结构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686759.3U|CN214330457U|2020-11-19|2020-11-19|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CN202022686759.3U| CN214330457U|2020-11-19|2020-11-19|一种绿色建筑遮阳装置|
[返回顶部]